红旗渠精神的由来与发展
20世纪六七十年代,在党的领导下,河南林县英雄的人民以“誓把山河重安排”的坚强决心,在巍巍太行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,为林县铺开了一张引、蓄、灌、提相结合的水利网,结束了这里十年九旱、水贵如油的历史,铸就了“自力更生、艰苦创业、团结协作、无私奉献”的红旗渠精神。
这是蜿蜒穿行于太行山间的红旗渠总干渠(2019年7月4日无人机拍摄)。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
位于南太行山东麓的河南林县,所辖2000多平方公里土地多是山区,1944年解放时,全县水浇地面积仅有1.2万亩,550个村中有307个常年饮水困难,有181个村要走五里地以上才能取到水吃。据统计,红旗渠建成前,林县人每年有将近1/3的时间抛洒在漫长而又崎岖的取水路上,一盆水一家几口轮流洗完脸还要再澄一澄喂牲口。一首民谣逼真地反映出旧林县的面貌:“旧林县,真可怜,光秃山坡干河滩,有雨冲的粮不收,没雨旱的籽不见。”
新中国成立后,农民通过互助组、初级社、人民公社等形式集中资源,具备了协作生产的能力,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破解了以前单门独户无法解决的难题,修建了英雄渠、抗日渠、淇南渠、淇北渠、天桥断渠、南谷洞水库、弓上水库等许多中小型水利工程。
1957年的全国山区生产座谈会后不久,中共林县二届二次党代会通过了县委《全党动手,全民动员,苦战五年,重新安排林县河山》的报告,誓要从根本上改变林县山区的面貌。但就在林县人民热火朝天地治山治水时,1959年春天开始的大旱却给人们泼了一盆冷水:半年没有下雨,几条过境河接近断流,新建的水渠无水可引,水库无水可蓄,秋播无法开展,甚至又发生了人畜饮水困难。
严酷的现实让人们认识到:要想彻底解决林县缺水的问题,必须把眼光放远,到县外寻找可靠水源。经过深入调研和磋商,最终决定建设引水渠由山西平顺引浊漳河水跨越太行进入林县。
1960年2月11日,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,林县3万多名老百姓,以县委领导干部为先导,踏上了建设引漳入林工程的道路。
在一个月后召开的民工代表大会上,这项工程正式命名为红旗渠。
数万修渠民工同时开工,住房、材料、工具、运输……都需要解决,每天光粮食、蔬菜和取暖用煤就要15万公斤。红旗渠开工之时,党和人民正面临着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,一时难以拨出力量投入建设。
是等经济形势好转后再做打算?还是不等不靠,迎难而上?
林县儿女选择了后者:“宁可苦干,不能苦熬。”红旗渠开工之初,县委书记杨贵在会议上说:“我们要清楚,单纯依赖国家是不行的。我们还要懂得全国富强是由各省搞好生产组成的,全省生产搞好,是由各专区、各县搞好生产组成的,如果都要依赖国家,国家的钱、粮从哪里来呢?”
“自力更生是法宝,众人拾柴火焰高,建渠不能靠国家,全靠双手来创造。” 林县县委把工地指挥部设在了施工前线盘阳村,干部与民工实行“五同”:同吃、同住、同劳动、同学习、同商量解决问题。山高坡陡,建渠材料运输不便,各公社分段包干,组织先遣队架桥填沟,赶修出一条简易公路。修渠民工出工按受益面积分配,自带口粮和工具,不足部分由集体补助。工地上没有住房,他们就住山崖,垒石庵,挖窑洞,搭席棚。隧道深处没有光线,洞内点灯既费油又熏眼睛,就用镜子反射太阳光照明。粮食不够,他们用工余时间上山挖野菜、采树叶,拌上玉米面、红薯面、谷糠面之类的粗粮。没有上建设前线的干部、群众也都尽可能地省下口粮支援红旗渠建设工地。
劳力、工具、干粮可以自带自筹,但是开山筑渠所需的炸药、雷管、钢钎等却需要大量的资金。工程建设之初,县里可供使用的资金大约有300多万,主要就用于购买这类物资。随着工程的推进,资金需求越来越大。开工第二年,县里商议决定抽调干部成立劳力管理组,组织工程队外出到其他城市承揽建筑工程,用以弥补红旗渠建设资金的不足。根据完成后的测算,整个工程总投资6865万余元中,国家投资1025万多,占总投资的14.94%;县社队投资5840万多,占总投资85%以上。
当时的艰苦程度,从当地水利史的记载中可窥一斑:“抬杠断了改做镐把,镐把断了做锤把(炮锤、手锤),锤把断了当柴烧石灰。抬筐、车篓用量大,易砸坏,新的就用铁丝、旧车带包边兜底,用破了再修编,直到用烂后,当柴烧石灰。钢钎用短了改制撬杠(手撬),撬杠短了改手钻,手钻短了加工钢寨。洋镐头坏了自己修,用废了再加工成炮锤和瓦刀、勾浆匙。”
艰苦的自然环境,匮乏的物质资源,没有磨灭林县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勇气,反而磨砺出百倍的坚韧,激发出无穷的创造力。
建设需要大量水泥、炸药等物资,购买所需资金量大,而且渠道难找、购买周期长,跟不上使用的需要。县里自己办了水泥厂,土炉烧结,土箩筛选,源源不断地供应了七成以上的水泥。开山所需的炸药供应不上,林县人民就多积有机肥,省下化肥中的硝酸盐,配上锯末、煤面、谷糠等碾碎,就是自制的炸药,产量跟得上需要,成本却降到了购买炸药的1/4。建设共用炸药2740吨,自制的就有1215吨。修渠砌石头需要大量石灰,原料石灰石虽然漫山遍野,但是传统的小石灰窑产量低,耗煤多,烧成后还得再行运输,费时又费力。林县人在施工中发明了“明窑堆石烧灰法”,不用砌窑,将石灰石和煤逐层垒叠好后封泥烧制,效率大大提高,省煤近一半。
红旗渠的咽喉工程青年洞,位于金鸡岭下狼牙山的悬崖绝壁上,山势陡峭,石质坚硬,打炮眼只能凌空进行,无法借力,往往一锤下去只留下一个浅浅的印子。隧道任务工作面少,为了加快进度,承担这项艰巨任务的300多名男女青年编成7个突击队,在掘进中发明了“三角炮位药壶爆破”的方法,日进度由0.3米提高到2.8米。青年突击队员在工地的岩石上挥毫泼墨:“红军不怕远征难,我们修渠意志坚。为了实现水利化,再苦再累心也甘。”
红旗渠开工之初,林县的水利技术人员还不到30人。修渠十年,林县儿女削平了1250座山头,凿通了211个隧洞,架设了152座渡槽,创造出了“坝中过渠水,坝上流河水”的空心坝,建成了“槽下走洪水、槽中过渠水、槽上能行车”的渡桥,发明出了悬崖绝壁的“土吊车”,创新了上百项工程、技术成果,培养锻炼了5万多名石匠,3000多名懂技术、会管理、能领导施工的工队长、技术员,涌现出总指挥长马有金、“排险队长”任羊成、“神炮手”常根虎、“凿洞能手”王师存、农民水利技术员路银等多位闻名全国的劳动模范。林县儿女凭着“一锤,一钎,一双手”,筑就了这条流淌着自力更生,艰苦创业精神气质的人间天河。
当时的县委书记杨贵几十年后回顾这段艰辛历程时依然豪情满怀:“自力更生,艰苦奋斗既是我们党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,更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气节,不向别人乞求,立得端,行得正,靠着自己的钢筋铁骨一双手,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。共产党人搞社会主义建设,就得辛辛苦苦出力,精打细算花钱。”
红旗渠工地点多线长,仅第一期总干渠就有70多公里,施工地点涉及河南、山西两省多个乡村,需要统筹协调的人员、物资多如牛毛。据统计,总人口约55万的林县,参加红旗渠建设的前后有30多万人次,仅最初开工时就有3万多民工同时施工。如何才能有效集中全部人力、物力、财力,凝聚起修渠大军的意志力和战斗力,高效协同地展开建设?
党员干部走在了最前面。
县委从县直机关和公社抽调干部,成立了红旗渠党委会和总指挥部,建立了各级各类组织机构,明确了各自职责任务。总、副指挥长都由有经验的县委领导担任,经常能在工地上看到他们的身影,实地了解情况、解决问题,和工人一道搬水泥、背石头。建设之初搭棚的芦席不够,县委书记杨贵带头抽出自己床上的芦席送到工地上,各单位的机关干部也纷纷抽出芦席支援修渠,并从每月仅有的29斤口粮中挤出两斤支援工地建设。排险队长任羊成回忆:“那时都是共产党员冲锋在前,然后是共青团员顶上去,群众紧紧跟着我们。”1960年春,红旗渠渠首拦河坝工程要赶在汛期前合龙,将漳河水拦腰截住,导入红旗渠。漳河在平顺径流很大,初春枯水时节也有20多个流量,用于截流的沙袋、石块投下去便被冲得无影无踪。为确保拦河坝顺利合龙,突击队中的党团员提出以人墙截流固定沙石。500多名共产党员、共青团员跳进冰冷彻骨的激流中,臂挽臂排起人墙,民工迅速跟上,在人墙下游砌石垒堰,经过3个多小时的激战,终于拦住了汹涌的河水。
设计出红旗渠第一本蓝图的吴祖太,是当时林县少有的科班毕业的技术人员,从黄河水利学校毕业后,原本分配在地区水利局工作。为了支援山区水利建设,他主动提出到山大沟深的林县担任水利技术员。红旗渠坡度仅有1/8000,稍有差池,渠水就无法流到林县。吴祖太带着勘察队攀岭下沟,反复测量,一丝不苟地完成了繁重的野外勘测选线任务,解决了不少难题。工程开工不久,吴祖太在察看隧洞裂缝掉土情况时遭遇洞顶坍塌,不幸殉职,年仅27岁。按照他生前的愿望,中共林县县委追认他为中共党员。
建设红旗渠制定了各类纪律和制度文件,收支留据,笔笔可查,修建红旗渠十年,没有发生过一宗请客送礼、挥霍浪费的情况;也没有一个干部贪污挪用建渠物资。进入工地的所有人员一切行动听指挥,“行动战斗化,生活集体化,管理民主化,任何人不得闹分散主义”。工地上民工营、连建有党、团组织,干部群众同甘共苦,群策群力,学先进,争上游。工程特等劳模、妇女营长李改云回忆:“工地晚上12点以前没有睡过觉。4个大队的干部聚到一起,看哪个大队的工程进展快,哪个大队慢,然后相互问:为啥你们进度这么快?你用的啥办法?我这儿的进度慢,我们这儿有啥问题?得向你们学习。”
“全国一盘棋”“阶级兄弟亲如一家”“你替我打一担水,我给你送一碗汤”在红旗渠建设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。工程取水自山西平顺,平顺人民不仅提供了珍贵的水资源,还为翻山越岭而来的林县人民送来了家一般的温暖。刚开工时林县民工没有住处,沿途许多老百姓一家人挤在一起,腾出200多间民房给修渠民工住。红旗渠在平顺有40余里渠线,施工时尽可能集中力量加快工期,减少对附近百姓生活的打扰,渠线全部所占土地、山坡、房屋、树木等财产,均按照国家标准补偿平顺,并协议“充分发挥水的最大效能,做到合理经济地用水”“保证沿渠村庄吃水、浇地”等等。河南省委为红旗渠建设调拨运输车辆、炸药、雷管等物资,并从省里节约的行政经费中划拨经费支援红旗渠。
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,有解放军部队在林县拉练,得知消息后,派教练车支援运输煤炭、水泥,并组织部队指战员到工地参加劳动。河南信阳遭灾缺粮,林县挤出1000万斤储备粮支援灾区群众。由于当时全国多地连年遭灾,经济都处于困难之中,中央和省里对红旗渠工程的资金支持相对有限,但都始终关心着林县人民的生活和红旗渠工程的进展。工程动工后不久,《人民日报》发表《人和岩石》,赞扬了林县人民面对穷山坚石的英雄气概:“太行山的雄伟气势,在人民的冲天干劲面前,显得黯然失色了。”对于有人反映红旗渠存在盲目性,是“隋炀帝修运河”的意见,中央和省里经过多次实地调查研究,肯定了林县“办大多数群众迫切要求的事情”“充分发挥人的作用”的好作风,给在太行山上艰苦奋战的林县人民以极大的鼓舞。
凭借上上下下、四面八方的团结协作,无私奉献,1965年4月5日,红旗渠最艰难的第一期工程——总干渠工程完工,由山西平顺而来的滔滔漳河水,终于流淌到了林县。正是社会主义“集中力量办大事”的制度优势,凝聚起改造山河的磅礴伟力,让被干旱缺水折磨了上千年的林县人民实现了“劈开太行山、漳河穿山来”的壮举。正如县委书记杨贵在总干渠通水典礼上所说的:“漳河水是来之不易的。当你用红旗渠水浇地的时候,当你用红旗渠水做饭的时候,当你用红旗渠水发电的时候,当你用红旗渠水加工的时候,当你用红旗渠水洗衣服的时候,千万不要忘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,千万不要忘记国家的支援,千万不要忘记兄弟县和兄弟单位的帮助,千万不要忘记红旗渠的每一滴水都是干部和民工们的血汗换来的。”
参观者在红旗渠纪念馆拍摄展出的红旗渠通水庆典照片(2019年7月4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
红旗渠在全线贯通之前,已经开始发挥效益。1964年,林县粮食平均亩产达到410斤,一跃成为河南省第一个提前三年实现《全国农业发展纲要》黄河以北地区亩产400斤指标的县,并在此后随着红旗渠工程的推进不断攀升。时至今日,这道太行山上的蓝色飘带仍在孜孜不倦地灌溉着这片土地,让曾经的“穷山恶水”变成了“旱涝都不怕,年年保丰收”的富饶山区。电力、水利等直接效益之外,“自力更生、艰苦创业、团结协作、无私奉献”的红旗渠精神,像这涓涓不绝的渠水一般历久弥新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,不断创造出新的不凡业绩。
红旗渠的故事,经由报道、展览、纪录片、电视片等形式广为人知。太行山上这道梦想照进现实的人工天河,记载着林县人不认命、不服输、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,映照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自强不息、不懈奋斗的身影,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、伟大奋斗精神、伟大团结精神、伟大梦想精神,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省内外和国内外人士,给所有在困难中徘徊踟蹰的人以向上奋进的力量。红旗渠精神不仅是林州(1994年设市)的、河南的精神财富,更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,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,永远震撼人心。
来源:共产党员